情境领导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语言,用以和他人取得共识,看他们需要你什么帮助,以发展技能、积极性、信心、才能和能力,为企业的成功做贡献。由于情境领导能够打开沟通的渠道,它鼓励人们教导他人了解自己并明白自己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来求得发展。
某国资企业就针对中层领导开展了情境领导力的培训。本次课程邀请到董栗序,董老师为学员开讲。
1.意愿低(积极性欠佳,缺乏热情,无责任感,不主动)
2.执行力差(未达要求,无法按时完成,做事拖拉)
3.团队合作差(本位主义,凝聚力低,不和谐,互掐)
4.无法及时反馈(知情不报,掩饰问题,隐瞒错误)
5.纪律差(阴奉阳违,擅做主张,推卸责任,迟到)
6.教不会(理解力不足,学习周期长,领悟能力低)
7.不服领导(抵触情绪,顶撞上司,逆反心理)
8.挑工作(挑三拣四,讨价还价,不接受指标)
9.自我意识强烈(坚持己见,恃才傲物,眼高手低)
10.不求上进(没担当,不愿提升,不接受挑战)
以上10个问题,作为领导的你们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扰?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且给与员工正确的引导?
本次情境领导力的课程中,董老师带领着学员们进行了分析及解决。
什么是领导?
成功的领导将注意力仅仅放在结果上。他们关注的是他们所期望的行为是否发生、工作是否做好、以及是否完成目标。在通常情况下,要取得这些短期结果,必须进行密切监督。没有密切监督,行为、表现和结果都难以持续。
有效的领导关注的是长时间的持续结果,通过建立他人对目标或手头任务的全 心投入而获得。
课程中董老师带领学员们一同分析基层员工的不同形态,以及领导的不同形态。与学员们沟通,交流不同形态员工的激励和引导方式。
不同层级所需要的不同能力:
高层:决策力;
中层:执行力;
基层:专业力。
每个阶层所需的专业,需求,能力技能匹配都是不同的。所以作为领导需要学会甄别不同员工的技能能力,进行不同的分析以及引导方式。
常见的基层员工形态有:
D1:工作能力低,工作意愿高
D2:工作能力低至一般,工作意愿低
D3:工作能力中等至高,工作意愿不定
D4:工作能力高,工作意愿高
董老师在课程中组织学员们对于四种形态的员工进行分析。让学员们可以一起讨论多种解决的方式,并且运用到以后的日常工作中。
任务分配:
对于基层员工的任务分配工作所需要的三大技能:
激励技术
教练技术
授权技术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下属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而自发地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奉献给团队,从而确保组织实现既定的目标。
不同的技能面对不同的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以及任务的分配和推进。领导需要擅长运用这些技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忠诚度,提高员工的成长空间。
本次课程在寓教于乐中进行,利用表单,工具,情境演练的方式帮助学员们更好更快的理解并学习情境领导力的知识点。本次课程学员们的收获满满,掌握了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不同形态的领导指引,也学会如何更好的与基层员工共同,合理的任务分配。